钱崇澍

发布时间:2021-05-06浏览次数:1896

    钱崇澍,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学家,教育家,植物区系学的创始人之一。

    钱崇澍,1905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毕业后被保送唐山路矿学堂学习。后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堂,1910年与竺可桢等一些富有理想的青年一起赴美留学。1910-1916年间先后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自然科学院、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学习,获植物学学士学位。1916年学成回国,受聘在江苏甲种农业学校任教。1919年受聘在南京金陵大学任教授,很快又被国立东南大学聘为教授。1923年,钱崇澍北上到清华留美学校教生物学,1925年学校改为清华大学,任清华大学生物系第一任系主任。当他完成植物区系工作后就辞去系主任职,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授,后来又北上到北京农业大学任教授兼生物部主任。1928~1945年,任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研究教授兼植物部主任及四川大学教授兼生物系主任,1945-1949年任mg4355电子娱乐官网教授,农学院院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0年,钱崇澍应邀出任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1953年改名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他还是全国人大的第一届代表和第二、三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

    钱崇澍,是中国近代植物学的奠基人,他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在许多方面的研究都是开创性的。1916年,他在国外发表了《宾夕法尼亚毛茛两个亚洲近缘种》,这是中国人用拉丁文为植物命名和分类的第一篇文献。1917年他在国外又发表了我国应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植物生理学的第一篇文献-《钡、锶、铈对水绵属的特殊作用》。他还首次写出了中国植物生态学和地植物学的论文《安徽黄山植被区系的初步研究》。钱崇澍还在国内第一个选择了在植物分类工作中难度较大的兰科、荨麻科、豆科、毛茛科等植物进行系统的研究。他早期的译著和论文,大多数发表在《科学》、《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论文集》、《中央研究院植物学文集》等刊物上。钱崇澍非常重视野外考察工作。回国不久,他就不辞辛苦,深入浙江、江苏南部进行植物区系的研究,采集植物标本1万多号,特别是对浙江省植物做过系统的收集和整理。他还制定植物调查规划,组织采集队走遍了苏浙皖川等省,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为我国东南、西南植物分类、区系和植被等方面的研究开辟了道路。
  钱崇澍,还是一位出色的科学组织者和领导者。1922年,他与植物学家胡先骕合作,在南京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内组建植物部,建立起实验室、标本室、图书馆,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出版刊物图谱,使生物研究所植物学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迅速的进展。30年代,钱崇澍等人共同倡议组织中国植物学会,该学会于1933年8月在重庆北碚中国西部科学院组建成立,他就一直是植物学会的领导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钱崇澍除主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工作外,还亲自参加了植被与植物区划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发表了"黄河流域植物分布概况"、"中国植物区划草案"、"中国植被类型"、"中国森林植物志"等重要论着。其中"黄河流域植物分布概况"一文,对于黄河流域的人工造林和水土保持至今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在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钱崇澍还为我国培养植物学人才倾注了大量心血。1923年他与邹秉文、胡先骕合作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生物学教科书《高等植物学》,在教育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在钱崇澍呕心沥血地教导和积极的奖掖提携下,一批植物学人才迅速成长起来,许多人成为了国内外知名的植物学家。